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唐朝诗坛著名的“吴中四士”是哪四位诗人,有什么代表作呢?

2024-09-24 12:52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唐朝诗坛著名的“吴中四士”是哪四位诗人,有什么代表作呢?

提起“初唐四杰”,大家都很清楚,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著名诗人,他们都活跃在初唐时期,所以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少年成名,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杨炯十岁应弟子举及第,被举神童;卢照邻十余岁就博学能文,声名远播;骆宾王七岁时就写出人人都会背诵的《咏鹅》。

在“初唐四杰”之后,诗坛上又有四位著名诗人,名声鹊起,被人们合称为“吴中四士”。是哪四位诗人呢?他们分别是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人贺知章;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张旭;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人张若虚;润州延陵(今江苏镇江市)人包融。

在古时候,江浙的这四个地方都属于吴郡所辖,所以人们把籍贯都是吴郡的这四位诗人称为“吴中四士”,这是以相同的地域来称谓的。

这四人性格豪爽狂放,他们的诗歌都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清新婉丽,描写细腻深刻,意境清丽深幽,彰显了他们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自由随性的人生信条,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时期的特色。

“吴中四士”有什么代表作呢?让我们逐一来了解吧:

一、“四明狂客”贺知章

贺知章(659年- 744年),字季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晚年以家乡的四明山自号为“四明狂客”。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三十七岁的贺知章高中乙未科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他一辈子官运亨通,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直到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八十六岁高龄的贺知章才被批准告老还乡,不久就去世了。

贺知章性格豪放洒脱,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他尤其喜好饮酒,经常与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人一起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在杜甫《饮中八仙歌》这首诗中,贺知章第一个出场,杜甫是这样描述他的:“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意思是贺知章喝醉之后,骑在马上坐不稳当,前俯后仰的就像是坐在船上一样。他醉眼昏花地掉到水井里面,井水也不能使他清醒过来,这位老酒仙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三十五岁的李白来到长安,那时李白的名气还不是很大。一天,李白来到紫极宫游玩,碰巧遇到了大名鼎鼎的贺知章,他赶紧上前拜见这位大他四十二岁的老前辈,并恭恭敬敬地呈上自己的诗作。

贺知章慧眼识珠,一篇《蜀道难》还没有读完,他就惊喜地连声叫好,称赞李白不是人间凡人,而是上天来的谪仙人。李白“谪仙”的名号由此而来。在贺知章的极力宣传推荐下,李白的名声日隆。对于这位赏识自己的老前辈,李白心怀感激,念念不忘。在贺知章去世后,李白深情地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全唐诗》共收录了贺知章的19首诗,贺知章的诗语言清新朴实,感情自然真挚,气度雍容豁达,源于生活,发自内心,毫无雕琢之感。他的代表作《咏柳》、《回乡偶书》这两首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两首诗不必介绍,大家都耳熟能详。

二、草圣张旭

张旭(685年?—759年?),字伯高,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草书有鬼神莫测之妙,被尊为“草圣”。唐文宗曾经下诏,将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为“三绝”。

张旭的书法家学渊源,他的母亲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的外孙女,据张旭自己介绍:“自永禅师过江,楷法随渡。永禅师乃羲、献之孙,得其家法,以授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子彦远,彦远仆之堂舅,以授余。”

张旭这一句话,把自己的书法传承讲的明明白白,智永禅师是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的后世子孙,虞世南是智永禅师的亲传弟子,他将自己的笔法传授给了外甥陆柬之。陆柬之传授给儿子陆彦远,而陆彦远是张旭的堂舅,张旭从堂舅那里得到了王羲之的真传笔法。

张旭性格豪爽开朗,洒脱不羁。他喜欢喝酒,只不过酒量不大,也就是三杯的酒量。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描绘了张旭的豪放情况: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在喝得大醉后,就开始挥毫泼墨,甚至于他以自己的头发为笔,蘸着墨汁书写。酒醒之后,张旭看到自己用头写的字,认为它神异而不可重新得到,所以人们称他为“张颠”。后来的怀素也以草书著名,人们并称两人为“颠张醉素”。

《幽闲鼓吹》这本书记载了张旭的一个有趣故事:张旭曾经担任过常熟县尉,负责治安诉讼之事。一天,一位老者前来打官司,张旭就在状纸上书写了判决,还给了老者。

过了几天,这位老者又来了。张旭非常生气,责备道:“你好大胆,竟敢用闲事来屡次骚扰公堂?”老者笑着回答:“我实际上不是来打官司的,我是看到你批示状纸的字笔迹奇妙,可以像珍宝一样放在箧笥中珍藏起来。”张旭转怒为喜,连忙问老者:“你也喜爱书法?”老人回答道:“先父喜欢书法,还有书法作品留在这世上。”

于是,张旭让老者取来一看,这才知道老者的父亲确实是擅长书法的名家,张旭仔细揣摩,从中又悟到笔法的妙处,由此张旭的书艺精进。

张旭也是一位诗人,只不过他的书名太盛,掩过了他的诗名。《全唐诗》里收录了张旭的六首诗作,他的代表作有两首:

《 桃花溪 》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通过对桃花溪幽美景色的描写,创造出一个恍惚迷离、富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然后通过对渔人的询问,抒发了张旭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全诗构思婉曲,布局巧妙,情蓄景中,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的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山清幽的景色,和对客人想要离去的劝说,表达了张旭对自然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与希望与友人共同欣赏美景的愿望。

全诗景、情、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尤其是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更是令人回味无穷:事物是全面的、复杂的,不应片面地、简单的看问题。要欣赏最美景致,就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到“入云深处”。

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艰难险阻,这时要正视困难,“莫为轻阴便拟归”,逃避解决不了困难。只有迎难而上,在克服困难中,人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与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山光物态弄春晖”。这样的人生才更加赏心悦目,其乐无穷。

三、孤篇圧全唐的张若虚

现在张若虚的名气很大,但在唐宋时期,张若虚尽管是“吴中四士”之一,却似乎被人们忽视了,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材料。在《旧唐书·贺知章传》有这样的记载:“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在《全唐诗》里也仅有寥寥数语,“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

作为“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的名士,张若虚的诗文肯定不止二首,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张若虚其他的诗文已经失传了。流传下了的二首诗分别是《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诗不在多,一篇就行。一首《春江花月夜》就足以让张若虚大发异彩了。著名诗人闻一多对这首诗推崇备至,将其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让我们一起欣赏“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吧: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一看就令人心驰神往,实际上,这是乐府歌曲里的一个题目,隋炀帝就曾写过两篇。但是,张若虚却推陈出新、独出新裁,他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紧紧扣住“春、江、花、月、夜”这五种具体事物,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竭力讴歌人世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吸引着广大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共三十六句,二百五十二字,每四句一换韵,语言自然隽永,想象奇特丰富,意境空明邈远,韵律宛转悠扬,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唱诵,这首诗对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所以闻一多才对这首诗推崇备至。

四、包融

在“吴中四士”中,包融的名气最小, 史书上关于包融的记载也很少。《唐才子传·包融传》里简单介绍了他的一点情况,他与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担任过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等职务。不过,他培养了两个优秀的儿子包何、包佶,这兄弟俩都成为著名诗人,世称为“二包”。

《全唐诗》收录了包融的八首诗,全是五言诗,他的代表作是《 送国子张主簿》:

湖岸缆初解,莺啼别离处。

遥见舟中人,时时一回顾。

坐悲芳岁晚,花落青轩树。

春梦随我心,悠扬逐君去。

这是一首送别诗,包融在暮春时节送别一位朋友:国子监张主簿,包融通过对离别之时的景色描写和离别之后的心理表述,表达了包融对朋友浓浓的情谊和深深的相思之情。

以上介绍的“吴中四士”,贺知章是状元出身,在官场上游刃有余,为官则至三品高官,他是一位书法高手,“善草、隶,当世称重”,只不过他的诗名更盛一些。尽管他喜欢喝酒,却没有影响到身体,一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安享八十六岁的高寿。

张旭继承家学,自己又兼收并蓄,勇于创新,使他自己的狂草艺术达到了唐朝的顶峰,被尊为“草圣”,誉为“三绝”之一。他也是一位著名诗人,只不过,张旭的书名太盛了,人们忽视了他的诗名。尽管张旭也嗜酒,却也活到“人生七十古来稀”的七十五岁。张旭和贺知章可以,书法的确是一门让人长寿的艺术,请大家多多练习书法吧!

张若虚和包融由于资料不多,不好评价。但是,一位是孤篇压全唐,一位是培养了两位优秀诗人,都“赢得生前身后名”。

综合来看,上述四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由此看来,“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闪亮点,请找准自己的闪亮点,让它散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