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中国经济产业带名城:安徽省天长市

2024-12-08 05:39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中国经济产业带名城:安徽省天长市

中国经济产业带名城

今日分享:安徽省天长市

天长,安徽省县级市,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县级城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轴双核两翼产业格局中的两翼之一,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

天长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商品油基地县(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重要的配套加工业生产基地 ,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20年5月,被列入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2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7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376.5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204.3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从2020年的7.1:61.2:31.7调整为6.7:60.5:32.8。

主导产业和规划

1、天长市是安徽省最大的芡实种植、加工县市。近年来,天长市对芡实产业进行提档升级,加大了良种推广力度,使良种覆盖率超过75%,不仅增加了芡实单产量,还提高了芡实的品质,使种植户收益达到了3800元/亩。2021年,天长市芡实种植面积达6.7万亩,比上年增加21%,产芡实3.4万吨,总产值达21.2亿元,产量和产值为近5年来的最高。

2、天长市把水稻种植和粮食生产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持续推行订单农业,发展优质稻种植。以粮食种植大镇永丰镇为例,2021年,全镇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12.8万多亩,种植户全部实行了订单种植,全年增收1500万元。

3、天长市加强产业规划,创建万亩稻虾共作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养殖户进行科学种养,降低种养风险。截至目前,天长市共推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5万亩,种养户增收3000多元/亩。

4、天长市逐步建立“1+3+N”现代化工业体系。结合优势产业链与特色产业集群,实行产业链“链长制”、产业集群“群长制”,做精做深光伏、光纤光电缆、智能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等四大产业链,做强做优智能装备制造、新型功能材料、健康食品、医药医疗器械等四大产业集群,力争“四链四群”产业年均增速15%以上。

5、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新动能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暂行办法》,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化。天康集团入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英发睿能入选省百家优秀民营企业,缸盖公司、安徽电缆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6、2021年,天长市共有工业企业8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59家,亿元以上企业139家,10亿元以上企业13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8家,新增亿元以上企业39家;产业上,已形成仪表光电缆、装备制造、家电及元器件、玩具服装、健康食品、新型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七个板块,其中仪表光电缆行业2021年实现规上产值3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