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安逸舒适的边陲小镇畹町

2024-12-26 18:13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安逸舒适的边陲小镇畹町

畹町为傣语,一个富有诗意的地名,畹:太阳,町:当顶,意为阳光普照万物生长。畹町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属益州哀牢地。曾是全国唯一的县级镇,1985年8月11日改置畹町市,全市面积95平方公里,国境线全长28.64公里,有全国最小的袖珍城市之称,1999年撤消市后归德宏州瑞丽市管辖。它位于云南的西部边陲,是我国的西南国门、一级口岸,与缅甸九谷仅一河(沟)之隔,山水相连、陆路相通,鸡犬之声相闻,各种民族在此跨界而居,边贸往来密切,形成了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的互市习惯。缅甸的居民可以在畹町市场摆摊设点,双方边民互通有无,其乐融融。 如今静谧祥和的畹町小镇,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1938年,用石头建造的畹町桥建成、滇缅公路开通,畹町桥成了东南亚为国内输入抗日物质的唯一交通枢纽。1942年5月惨遭日军战火蹂躏,被日军占领,畹町沦陷,居民纷纷外逃。之后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大反攻,于1945年1月将日军逐出畹町,首开国土光复之先河,是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雪耻之战。

这座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史迪威公路的起点(中印公路)、滇缅公路中国段第一公里。建有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远征军纪念馆、中缅友好纪念馆(周恩来总理曾经下榻的官邸)、红色记忆等数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馆。还有国内绝无仅有的抗战老兵村,是当年171名幸存的远征军抗战胜利回国后在此繁衍生息的村落。七十多年前,为了保卫祖国,他们从全国18个省市奔赴滇缅印度抗日,现都已作古,目前只剩两位老兵的遗孀尚健在。他们的后人已然融入了这里的生活,很难区分他们是外乡人。还有连接缅甸九谷与中国畹町的畹町桥,它见证了畹町的沧桑历史,至今依然与国门默默相守,捍卫着祖国西南大门。小小的畹町,却是祖国的边陲重镇,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曾有周恩来、胡耀邦、胡锦涛等八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前来视察指导。 畹町具有热带、亚热带风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环境整洁优美,民风淳朴,物价低廉,物质丰富,治安良好,相关配套设施齐全,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畹町老年大学设立了舞蹈、声乐、器乐、瑜伽、吉他、气排球、书法、拳剑等11个专业,把老年大学办的有声有色。缅甸泡鲁达、甩耙耙、撒撇、牛肉米线等特色美食令人垂涎。畹町真是个宜居的舒适小镇。 由于疫情原因,畹町按下暂停键,关闭三年,陷入了艰难的静默等待,在此期间,畹町市民积极配合政府的网格化管理,足不出户,坚强抗疫,同时政府也采取相应举措,免费发放预防新冠草药包,并且在医院门口,用大桶煎煮相应的中草药汤,供路人随意取饮,惜民暖心,最大化控制疫情的传播。如今拨云见雾,畹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藏在深闺人未识,畹町终将会是西南边陲一颗耀眼夺目的璀璨明珠。

在半山停车场俯瞰一镇两国

街边的地标

颇具民族特色的门楼

海关的钟楼半点报时,钟声响彻一镇两国

对面是缅甸的地界与国旗

周总理1956年12月15日到访时的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