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戏志才是何人,为何有“戏志才不死郭嘉不出”之论?

2025-04-23 03:16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戏志才是何人,为何有“戏志才不死郭嘉不出”之论?

说起三国,总会想提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聊他的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以及“凤雏卧龙得一可得天下”等脍炙人口的事迹,这时会有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说明郭嘉比诸葛亮更为厉害,可在这之前还有一个俗语是“戏志才不死郭嘉不出”。

戏志才是谁,为何有人将其与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被史书称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的郭嘉相提并论?

戏志才(?—约196年), 名不详(一说名忠),字志才,是颍川郡(今属河南禹州)人,是早期曹操创业时重要谋士,可惜英年早逝。相关史书记载很少,但能从只言片语知道一些:

一、非常有才

根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记载“先是,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荀彧作为曹操的重要参谋,在推选人才中肯定慎之又慎,郭嘉和戏志才同为颍川人士,且相互认识,但首先推举的戏志才,后因戏志才逝世,曹操想要一个个与戏志才相媲美的谋士,郭嘉才被推荐,可见戏志才可能与郭嘉的谋略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深受领导器重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讲述“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大致翻译成白话为:先前,颍川郡的戏志才,是一个善于出谋划策的人,魏太祖曹操对他很是器重。可惜戏志才过早去世。于是,曹操写信给荀彧问:“自从志才死后,没有可以同我商议大事的人。汝南、颍川奇士确实很多,有谁可以来代替他这个位置呢?”荀彧便推荐郭嘉。曹操召见郭嘉,纵论天下大事。曹操说:“使我成就天下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了。”郭嘉从曹操那里退出后,也高兴地说:“他真的是我能为之效命的主上啊!”

曹操对郭嘉的重视程度我们都知道。据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意思是军师祭酒郭嘉跟在我身边打仗十一年了。每逢大事,机变百出。群臣不能下决断的,他说一下我就能采纳并成功,可见生性狡诈的曹操也如此信任作为戏志才的接班人郭嘉。以此我们得知,戏志才之前很受曹操重视,是曹操早期创业的左膀右臂。

三、天妒英才

相传,戏志才体弱多病,36岁时不幸身染重疾,卧床不起。曹操坐在戏志才的床边,接触着戏志才的手,体温都高得不似正常人。面瘦枯黄,嘴角边还残留了一丝未抹去的血渍,戏志才薄唇抿紧,深不见底的眼里对曹操泛起若有若无的笑意。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一世英豪淼如烟,天涯海角,苦苦寻觅,在命运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啊。

曹操心底隐隐作痛,看到戏志才苟延残喘的模样,曹操哭泣道:“万一志才不起,孤将托于何人啊?”志才说:“主公,我死之后,能担大任者,唯有荀彧。”曹操又问:“那文若之后呢?”“荀公达可继任荀彧。”曹操再问:“公达之后,谁又能担任?”戏志才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眼眸狭长,似乎在想些什么。

随后曹操告退,好友荀彧来探望,戏志才将早已准备好的锦囊交到荀彧手中,并嘱咐荀彧:“文若,若主公不能自己振作的话,你再为主公找一个谋士,锦囊里有我用兵作战的方法和策略,等你找到新的谋士再传给他吧,将来说不定能派上用场。”荀彧听后,望着手中的锦囊,潸然泪下,无语凝噎。

戏志才死后,被很多人称作曹操第一谋士的郭嘉,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