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东汉西汉怎么分的(东汉西汉哪个先出现)

2024-01-18 02:39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东汉西汉怎么分的(东汉西汉哪个先出现)


王莽企图将西汉王朝改名换姓,虽然他控制了朝 廷里的刘家子孙,却没能控制住朝廷以外的刘家血 脉。在他一系列不得民心的措施下,终于引发了社会 新的变革。


之后的农民起义,让刘家子孙又开辟了一个新的 政治舞台,光武帝刘秀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民心的政策, 让汉朝又有了一次大的发展,但刘家的子孙始终逃脱 不了外戚、宦官的威胁,始终没有记住西汉覆灭的教 训。在外戚、宦官的干预下,东汉在一次次农民起义 中走向了衰落,最终导致了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的局面。


西汉末年,王莽的一系列措施弄得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 的情况十分严重,统治阶级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并且基本都是比 较好的土地,而穷苦的农民几乎没有站脚的地方,生活十分艰 难,很多人被迫卖身为奴,有的则流亡他乡,饿死路旁。流民的 增多,让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急剧上升。


王莽上台之后,他改制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把全国田地 和私家奴婢归为公有;二是改变币制。第一项没得到好的效果, 三年之后便废除了。第二项实际上是一种掠夺财富的手段,币种 的不统一和换算方式的不合理,使得很多人倾家荡产。全国局势 愈加紧张,在这节骨眼儿上,王莽为了转移视线,又发动了对匈 奴和东北、西南境内少数民族的战争。天灾很重的湖北和山东两 省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他们这样下去只有等死,很多人开始造反 起义。


“王莽不让咱们活,咱们也不让他好过了!”公元17年,湖 北的灾民们首先喊出口号,在王匡和王凤两兄弟的带领下,聚集 在绿林山里,公开跟新朝政府对抗。他们的队伍也就因此而得 名,叫做“绿林军”。他们迅速组织起来,杀富济贫,专门打劫 地主大户,抢他们的粮食钱财和武器,周围很多人听说之后,都来投奔,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起义的队伍就发展到七八千人,声 势越来越大。一年以后,樊崇领导山东莒县的灾民也起来反抗,由于他打 起仗相当勇猛,特别善战,名声很快四处传播,当时山东也是重 灾区,起义军队也很多,很多小股义军都来投奔他。樊崇对部下 严格要求说:“不准伤害老百姓,谁敢违抗军令,格杀勿论!” 这样深得民心,老百姓都愿意帮助他们。从此,樊崇领导这支义军转战山东、河南一带,声势浩大,他们把眉毛涂成红色,号称 “赤眉军”。


绿林军在同新朝军队的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在进攻河南南 阳时,军营外来了两个人,一个叫刘玄,一个叫刘秀,他俩是西 汉皇室的后代,也要加入绿林军。由于他们的加入,让绿林军更 加有说服力,他们成了夺取刘家天下的王师。绿林、赤眉两路起 义军的声势终于惊动了新朝政府,王莽气得火冒三丈,他征发各 地精兵四十万,号称百万雄师,在洛阳集中,准备先把绿林军打 败,再去对付赤眉军。王寻、王邑带着新朝的军队,很自信地出征了 o


新朝大军赶到昆阳,重重包围了绿林军占据的昆阳城。当时 城里的守军只有八九千人,看到敌人这么多,军心涣散。首领王 凤也愁得直叹气。这时刘秀找到他说:“依照目前形势来看,只 有派人突围,到军情不是十分严重的邮县、定陵求救,搬兵解 围。要是将军放心的话, 我打算亲自带兵突破围城, 调集援军。”王凤此时已经 没有对策,只好死马当活 马医了。刘秀当晚带领十 二名轻骑兵趁着天黑开始 向外冲,经过一番战斗, 他们总算突围成功了。


按照事先约定好的策 略,刘秀从邸县、定陵军 营中挑选出三千名精壮骑 兵,从背后猛攻敌军。由 于事出突然,进攻也非常 凶猛,霎时间,刀光剑影, 血肉横飞,惨叫连天,莽军一片混乱。而此时王寻、王邑两人正 在和歌伎舞女作乐呢,昆阳城内的绿林军乘机杀了出来,内外夹 击,绿林军像久困的野兽一样左突右杀,喊杀声惊天动地。王 寻、王邑是王家的人,本来就没有带兵打仗的能力,一看敌人冲 出来了,慌忙逃跑。他们一跑军心更乱,绿林军以一当百,往返 冲杀,脚底所踩皆是莽军的尸体。


军营附近有条大河叫泄水,四十万大军为了逃命一齐奔向那里,企图渡水逃生。一时间他们乱作一团,一点也没有正规军的 样子,相互践踏,不知又死了多少人。王邑混在逃兵中,捡了一 条命,王寻被绿林军杀死。这一仗以绿林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昆阳之战。


昆阳大捷之后,王莽新朝受到重挫,绿林军趁势直捣长安, 势如破竹,长安城内听说绿林军到了,很多受压迫的人也组织 起来,举行起义,放火烧皇宫,打进未央宫内。王莽吓得魂飞 魄散,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义军抓住,结果落了个乱刃分尸的 下场。


绿林军进入长安,由于刘家祖孙在营中,他们纷纷拥护刘玄 做皇帝,刘秀的哥哥刘绩也想当皇帝,总不服刘玄,相互对抗。 刘秀是个聪明人,为了避开政治斗争的旋涡,他带兵渡过黄河, 退避三舍。果然,一段时间后,刘玄杀了刘绩。


绿林军、赤眉军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起义浪潮,他们的起义 推翻了腐朽无能的新朝,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这是中国历史上 继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第二次大的农民起义。


绿林军之后,刘玄做了皇帝,杀害了刘秀的哥哥,由于刘玄 荒淫无度,刘秀开始收编各地农民起义部队,又和赤眉军联合, 一起攻进长安,建立东汉。之后就剿灭了赤眉军,稳定了当时的 政权。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并剿灭农民起义军之后,天下并未真正 的统一,各地还有不少占山为王式的割据势力。刘秀又采用不同 的方法来对付各个不同的割据势力,有些采用劝降的办法,有些 强硬的人就采用强攻的方式来解决。最终平定了各地的割据,建 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由于定都洛阳,和当时的长安一东一西, 所以历史上称其为东汉。


东汉建立伊始,刘秀就努力要“中兴”刘家天下的统治,重 新回到汉朝最兴盛时期的样子。刘秀是一个很有才干而且贤明的 皇帝,他一方面设法尽快恢复经济,另一方面要废除王莽之前的 一些制度,让西汉时期的各项制度重新启用。


他释放了大批在王莽时期因没有土地而不得不卖身的奴婢, 还根据战后军人众多而人口下降,劳动力不足的情况,采用“精 兵简政”的方法。所谓精兵简政,是指东汉初期裁减官吏和复员 军队等。刘秀将大量的军人释放回家,这样既减轻了因供养军队而增加的徭役,又让大量的劳动力回到了劳动生产中去。此外, 刘秀还鼓励流民返乡生产,并把一些荒地、公田赐予贫民耕种。 这些措施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刘秀还采用了减轻赋税,量化人口,限制地主豪强,将部分 田地还给农民等一系列措施加强社会的稳定。


东汉初,跟随刘秀打天下的功臣很多,刘秀采用方法将这 些人安抚,又采用“退功臣”、“进文吏”的措施,让熟悉儒家 经典和封建典章制度的儒学之士为官。他还大力避免外戚专 权,很多人只有地位而没有权利,这样让当时的社会减少了很 多不安定因素。


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刘秀在恢复西汉制度的基础上, 主要实行了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扩大刺史权力。刺史简单说也就 是当时的国中之国,拥有极大的权力,辖区范围内的官吏可以由 刺史来任免。二是集军权于中央。这样,全国军队的指挥权进一 步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这样却造成了东汉末年刺史实力越来越 强,最终酿成军阀割据的局面。


明德马皇后(40—79),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

人,

她是东汉时期著名大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后来成为汉明帝 的皇后。父亲去世时她刚刚十岁,母亲因为过度悲伤而不能操持 家务,她虽然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但却能像成年人那样操持 家务,比她的两位姐姐更加懂事。建武二十八年(52),光武帝 为儿子刘庄选择 妃子,马皇后的 堂兄马严向汉光 武帝上书,恳请 皇帝念在马援有 功于国家的分上, 从马援的三个女 儿中为太子刘庄 选妃。由于她才 貌双全,被选入太子宫中,当时只有十三岁。她小时候非常聪 明,生性谦逊,很会照顾人,深得当时的阴皇后喜爱。


中元二年(57),光武帝刘秀病逝,太子刘庄登基,他就是历 史上的汉明帝。汉明帝即位的那年,马氏已经二十岁,在他即位
之后就封马氏为贵人。后来汉明帝一直想立马氏做正宫皇后,但 由于朝中关于皇后人选说法不一,所以又不愿意由自己提出。


永平三年(60)春,有人揣摩出了他的心思,建议汉明帝立 马氏为后,为了征求皇太后的建议,他到皇太后寝宫问太后有什 么看法,皇太后说:“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结果她毫 无争议地被立为皇后。但是她一直没有为皇上生下儿子,这是一 个非常大的遗憾,在当时的规矩里,皇后如果没有儿子,很可能 会被废掉。她有一个姐姐是和她同时入宫的,生下了一个男孩, 取名叫刘蛆,明帝很喜欢马氏,为了让她长久、稳定地坐皇后的 位置,就把这个孩子交给马氏抚养,马氏对这个孩子像对待自己 的亲生儿子一样,母子俩的关系非常好。


马皇后做了正宫皇后之后,仍然像从前那样虚心待人,一点 儿也不摆架子,更不会浪费钱去讲排场。她身为一国之母,穿些 漂亮衣服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她却没有这么做,她平常穿 的衣服,大都是用粗布做成的。虽然这样,在那些忙着争奇斗艳 的后宫嫔妃们面前依然显示出了自己的端庄大方,其他嫔妃都觉 得很奇怪,就问她为什么总是喜欢穿这样的衣服。马皇后笑着回 答说:“这种布料其实也并不坏啊,并且它染上颜色也不容易褪 色。”那些妃子一听都不好意思了,身为皇后,还这么在意衣服 褪不褪色的问题,这让她们觉得非常地惭愧。马皇后又继续说: “我作为国母,仍然穿粗布衣裳,另一个目的就是给外戚做一个 表率。前些天,我去濯龙园,那些外戚来请安的,车水马龙,就 连他们的仆人也穿着华贵,并且领子、袖口还镶着崭新的白边。 当时,虽然我没有责怪他们,但从那以后,我减少了他们的费 用,希望他们自己感到惭愧。我一定不能辜负先帝的遗愿,让外 戚影响国家的大事啊!”帝,一直是兢兢业业地管理着国家大事。后来,由于疾病,他去 世了,太子刘坦即位做了皇帝,他就是汉章帝。马皇后也顺理成 章地做了皇太后。为了能让章帝做一个合格的好皇帝,她亲自动 笔给章帝写了一篇《起居注》,汉章帝读后深受触动。汉章帝很希 望能为自己的舅舅封侯,就找马太后商量,他恳求马太后说: “自从汉朝建立以来,封舅父为列侯,就像封皇子为诸侯王一样, 已经是汉朝的惯例了。我想给我的舅父们一点好处,再说大舅父 年事已高,两个小舅父也经常有病,如若他们在临终前不能封侯,岂不是要让我后 悔一辈子吗?”


公元76年夏天, 各地普遍发生了旱灾。 有些大臣为了讨好章 帝和太后,纷纷给汉 章帝上书,说这次旱 灾是上天因为皇帝不 分封外戚而引起的, 为了解决目前的干旱, 希望他们能像汉光武帝对待马家的人那样,封马防等人为列侯。章帝本来就有这个意思,大臣们一挑唆,立刻准备实施。但是马太后知道后非常生气,特意下了一道关于这件事的诏书,大意是说:“天旱不旱, 与封不封侯有什么关系?你们这样做无非就是想讨好皇帝,为自 己谋求富贵罢了,西汉的汉成帝在位的时候,重用外戚,把王家


五个人同时封了侯,但天也没有下雨。虽然光武帝在位的时候, 确实有几个外戚封了侯,但是那是因为他们跟随着光武帝打天 下,立下了战功,现在天下太平,马家的人毫无功劳,凭什么封侯啊?”


汉章帝读了这道诏书,封侯的事情也就作罢了。后来传言, 马家的人仗着马太后,在外面做坏事,马太后听说后,还专门下 了一道诏书,其中明确规定:马家人同样应该受到王法的约束, 以后凡是马家的人和马家的亲属,如果有扰乱地方事务,走后门 办私事,干预官员办公的人,一律依法严办。这道诏书颁布之 后,马家的人和其他外戚都收敛很多,一段时期内谁也不敢做犯法的事了。


但是后来,在马皇后病重的时候,章帝还是封了马家三人为 侯。自此,也掀起了外戚重新控制朝廷的浪潮,之后的几个皇帝 都采用封外戚的办法,让汉朝逐渐走向了衰败。


建初四年,马太后去世。由于历史原因,她最终连名字也没 有留下,但她的事迹却让后人铭记。她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严 于律己,约束外戚的皇后。


东汉时期,由于章帝没有继承光武帝的遗制,也没有听从马 太后的劝告,封了大量外戚,让他们掌握大权,之后的几代皇帝 都经历了皇权旁落的局面。外戚、宦官专权成为汉王朝后期的一 大政治毒瘤,铲除了这个外戚,又兴起了另一家外戚,之后宦官 又登上政治舞台,彻底将东汉江山撼动。


光武帝刘秀在位的时候,鉴于西汉时期王家外戚干预朝政, 最终由王莽推翻西汉,代替汉朝的教训,他不让外戚干预政事, 还下令外戚阴、邓等家互相纠察,发现问题及时矫正。鉴于当时 也有外戚在东汉建立中立下战功,不得已而封赏,但是这些人只 能享受荣华富贵,而不掌握朝廷的权力。对于宗室诸王,光武帝 也严格限制其实力的发展,不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后来为了 巩固政权,他还削弱了一些诸侯王的力量,屡次劝告不改正的抓 捕起来,受到牵连的达数千人之多。他采用一系列措施巩固皇 权,让东汉的政局稳定下来。


到了汉章帝之后,皇权就被一些有势力的外戚把持,章帝以 后的皇帝大多幼年继位,由于没有执政能力,而由皇太后临朝称 制。太后执政,为外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土壤,她们往往依靠娘 家人,于是,外戚便粉墨登场,挟持幼帝,实际上由他们执掌朝政,形成外戚 专权的局面。 也有一些皇帝 长大后,不甘 于这样的局 面,更不甘心 当傀儡皇帝, 于是就与外戚 明里暗里发生 种种矛盾。皇 帝为了夺回皇 权,就必须找到新的依靠点,而宦官久居宫中,散布于宫廷每一 个角落,成了皇帝新的选择,但有的宦官帮助皇帝夺取权力之 后,又把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肯放手,从而又形成宦官专权 的局面。皇帝死后,另一外戚集团又挟持幼帝夺权,皇帝长大 后,又不得不依靠宦官夺权。东汉章帝之后,就是在这样的政治 局面中往复循环,直接导致了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混乱局 面,他们上台之后,都大力扶持自己的势力,让当时的社会矛盾 重重、危机四伏。


公元88年,汉章帝驾崩,年仅十岁的汉和帝继位。由于年 幼,尚不能打理朝政,又不愿意由外人来分享权力,就由小皇帝 的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这样一来,他的母舅窦宪实际上总揽了 朝上大权。封建社会自古就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况, 窦氏外戚集团也一样很快都得到了重用,但是有些子弟,根本胸 无大志,占据重要位置不为国家谋福利,还骄纵不法,胡作非 为。随后,匈奴看新皇帝即位,年纪尚小,想趁机进犯,窦宪迎敌,获得了完胜,窦氏家族的嚣张气焰更是高涨,刘家朝廷实际 成了窦氏的天下。


公元92年,汉和帝逐渐长大成人,他对窦氏掌握大权非常 不满,但朝中大臣都被窦氏控制,很难找到合适的依靠,朝外的 人又鞭长莫及,对朝廷产生的影响力有限,所以他依靠宦官郑众 等人,消灭了窦氏势力。郑众因为夺权有功,破例被封侯,参与 政事,从此宦官势力开始增长起来。


公元105年,和帝去世,邓皇后为了能让自己的外戚掌握 权力,废除了和帝的长子,立出生仅百日的婴儿为帝,即残 帝,她每天临朝称制,把持政权。不久残帝也死了(原因不 明),邓太后又让 十三岁刘家子孙刘 祜即位,就是安 帝,他每日临朝, 但更多的权力放给 自己的兄长邓鹭。 邓太后是个聪明 人,她总结和吸取 窦氏失败的教训, 适当地抑制她家子 弟的权力,更多地 依靠宦官来控制政 权,而她自己控制宦官。


安帝亲政后,采用之前皇帝的策略,拉拢了一批自己的亲 信宦官李闰、江京等人,与他们合谋消灭了邓氏势力。由他的 舅父阎显和另一个外戚耿宝并为校卿,掌握禁兵,负责皇宫的守卫,宦官李闰等人掌握朝廷权力,在汉朝历史上第一次形成 外戚、宦官共同把持朝政的局面。外戚、宦官本是政治统治的 毒瘤,这时候他们又狼狈为奸,盘剥百姓,让老百姓陷入水深 火热之中。


公元125年,安帝去世,阎显仗着自己的妹妹为皇太后, 就独揽朝政,开始排斥宦官。在外戚与宦官的明争暗斗中,宦 官孙程等得势,消灭了阎氏集团,迎立被废的皇太子刘保为顺 帝。顺帝即位时年仅十一岁,宦官立他是考虑到其生母李氏已 被阎氏所害,顺帝即位之后,没有外戚与他们争夺权力。顺帝 长大之后,对居功自傲的宦官给予严厉打击,限制了他们的权 力,没有因宦官把持朝政而酿成新的祸端。


公元135年梁商被封为大将军,朝政逐渐为梁氏外戚集团 所把持,梁商死后,他的儿子梁冀继任了大将军职位,外戚第 一次控制朝廷的军队,这也让外戚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公元144年,顺帝驾崩,梁太后抱着他两岁的儿子放到了宝座 上,历史上称为冲帝。冲帝在位一年,因不明原因去世。为了 继续挟持幼帝的把戏,梁太后与梁冀商量,又从皇族中选定一 个八岁的孩子,让他来坐皇帝的宝座,外戚继续控制朝廷的政 权……


就这样,在一轮又一轮的外戚、宦官专权中,汉朝的江山已 经岌岌可危了。总结这些在位的皇帝,大多年幼登上宝座,而又 在长大之后想办法夺取政权,但死后,就又陷入了新一轮的较 量。这些足以说明,当时外戚和宦官干政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 形成了一个难以割掉的政治毒瘤。


汉桓帝刘志(132—167),他是东汉时期的第十位皇帝,公 元147-167年在位,汉章帝的曾孙,在位二十一年。公元146 年,由于当时的小皇帝口无遮拦,对外戚梁冀说了不敬之话,梁 冀就毒死九岁的汉质帝。在这之后,由谁来做皇帝又成了一件事 情,他左右权衡,认为刘志是个合适的人选。刘志当时只有十五 岁,但已经承袭了他父亲的爵位。梁冀因刘绩一事的刺激,意识 到年幼不是择帝的唯一标准,还要亲上加亲,而刘志是自己亲妹 妹的丈夫,符合这个标准。于是,公元146年,在梁冀的拥戴 下,刘志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刘志在没有坐上皇帝位置的时候, 就对梁氏不满,虽然他是靠着梁家人的推崇才意外登上皇帝宝座 的,但他即位后,依然想找机会消灭梁氏。


到桓帝时期,梁冀家族中,先后有七位侯爵,三位皇后,六 位贵人,二位大将军,夫人妻女食邑称为君的有七人,娶了公主 的三人,其他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家中的财富达到三十 亿,几乎整个国家的财富都被聚敛到他的家族里。当时朝廷任 命,全由梁冀做主,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被任命后,都要去他家 进行拜访,这拜访当然不能空手而去,大量的金银珠宝必不可 少,他其实成了当时真正的“皇帝”。


延熹二年(159),汉桓帝在宦官单超等五人的策动下,一举 消灭了梁氏。据说,这次消灭梁氏的很多决策都是在厕所中商量 的,因为当时梁家的人遍布朝廷内外,他也只能利用这样的地 方,和这些宦官来商谈这件事情了。就在消灭梁氏的当日,立刻 就封这几个人为侯,历史上称“五侯”。五侯掌握大权后,削弱 了外戚的势力,但他们在权利日益膨胀的情况下,变得更加腐 朽,他们对百姓们明抢暗夺,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汉桓帝在位时间二十一年,而前十三年,他势力单薄,只是 傀儡皇帝,真正的朝政大权由外戚梁冀一手把持。在二十八岁亲 政后,汉桓帝才在宦官势力的帮助下,获得了政权。


汉桓帝一生惟一能称得上政绩的,就是消灭了梁氏,但又招 致宦官专权时 代的到来。宦 官为了更好地 把持朝政,四 处给他搜罗美 女,分散他的 注意力。据史 料记载,他的 后宫藏佳丽万 千,以满足其 奢侈荒淫的放 纵生活。他为 了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在几个宦官的教唆下,公开“卖官鬻 爵”,严重破坏了东汉的政治法规,败坏了社会风气,引发了激 烈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让有钱有势的人势力更加膨胀,有才
能的人失去了为朝廷效力的机会,实际上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覆 灭。


这些人横行霸道,穷奢极侈,倒行逆施,他们本无参政议政 的权力,但他们左右皇帝,控制朝中大臣,把东汉朝廷弄得乌烟 瘴气。实际上很多具体事情,都是由他们决定的,他们不但在朝 廷控制局面,还在地方上安排爪牙,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 务,都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甚至还强抢民女,霸占民田民 宅,大兴土木。由于宦官无子,但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大多收 养义子,一些溜须拍马之人趁机得势。宦官让这些人继承自己的 爵位,出入都非常排场,他们卖官鬻爵,给一定的官职标明价 格,有钱的人就可以去做官,这些官吏大多都是无能、贪婪、暴 虐之徒,鱼肉乡里。东汉的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和激化起来,人民 群众开始觉醒,奋起反抗了。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政局的一大特征。当时的皇帝 走马观花一样换来换去,大多都是年少无知的孩子,多年以后, 太后势力强大,娘家党羽众多,宦官身居宫中,自然也不甘落 后。他们都以皇帝为筹码,在宫廷中明争暗斗,把持朝政大权, 他们才是当时的真“皇帝”。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开创的汉 朝江山,就这样在外戚和宦官这两股势力手中摇摇欲坠了。


东汉朝经历了光武中兴之后,又渐渐走向了没落,大权落 入旁人之手。宦官和外戚开始争权夺利,使得社会不安定,加 深了人民的痛苦。而且当时全国各地接连不断地闹水灾、旱灾 和蝗灾。农民又到了没有活路的时候,很多人只好离开家乡, 四处逃亡。流民聚集,四处乞讨,风餐露宿,很多人都饿死或 者冻死在路上。当时的首都洛 阳街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 流民尸体。在这样的情况下, 农民起义再一次爆发,虽然汉 朝军队对起义军队进行了残酷 的镇压,可是起义就像扑不灭 的火焰一样,四处燃烧。从汉 安帝刘祜年间起,小规模的农 民起义已时有发生。到汉灵帝 刘宏在位的时候,终于爆发了 一次波澜壮阔的黄巾军大起 义。黄巾起义的首领是张角。


张角是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人,他先前是太平道的首领。 太平道是我国宗教道教的一个流派,以《太平清领书》作为他们的 经典,宣传“黄天太平”思想,认为只有到了太平时代,老百姓 才能不愁吃穿,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张角经常劝老百姓参加自 己的太平道,鼓吹进了这个教之后就可以摆脱穷苦。在当时的世 道下,大家都纷纷信奉太平道,希望摆脱当时的困境,张角的信 徒也越来越多。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太平 道的信徒很快就发展到几十万人。


张角利用自己的信徒,开始组织大家起义,他把自己的信徒 分为三十六方,大方大概有一万多人,小方也有六七千人,每一 方都指派一亲信去领导,被称做渠帅。三十六个渠帅都听张角统 一指挥。张角是个懂得利用迷信来鼓动大众的人,他为了让自己 的起义军队更具有号召力,还制定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 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十六字起义口号。这里的“苍天”是指东 汉,“黄天”指的就是起义军要创造的太平盛世,甲子是年号, 就是汉灵帝中平元年(184),他们准备在这一年的三月初五,八个 州同时发动起义。张角还派人在首都洛阳地方州郡官府的门上, 用白土写上“甲子”的字样,表明这些官府衙门到时候都将改变 主人,他采用这一系列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当时信徒的士气。


张角手下最得力的弟子是渠帅之一的马元义,他经常受命到 首都洛阳和各地的义军联系,传达张角的命令。张角命令他先把 荆州、扬州等地的信徒几万人调到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集中, 让他们担当起义军的主力,配合首都附近各州郡的起义军进攻洛 阳。


当时张角的信徒有几十万人,这个消息自然也就不能十分地 保密,在他们预定的起义日期前一个月,济南的起义军中有一个名叫唐周的叛徒,写信给政府告密,起义的消息泄露了。东汉朝 廷知道后,非常吃惊,马上派人逮捕了马元义,在洛阳当众把他 杀害。之后又在洛阳抓捕了一千多人,东汉政府还下令搜捕张 角。张角得知消息后,连夜派人赶去通知各地的信徒,叫他们立 即发动起义。


虽然叛徒的告密打乱了起义军的日程安排,使得起义军牺牲 了一个重要领袖,但是并没有阻挡得住这次起义的烈火,各地的 太平道信徒接到张角的命令以后,三十六方相继发动起义。起义 军用黄巾裹头,作为“黄天”的标志,因此被称为黄巾军。张角 称自己为天公将军,他把自己的两个弟弟张宝和张梁分别称为地 公将军和人公将军,他们三个人共同指挥起义军的战斗。


起义军大有替天行道的意思,他们每打到一个地方,就焚烧 当地官府的衙门,攻打豪强地主的家园,捕杀曾经残害人民、为 非作歹的官吏和地主。其他地方的贵族豪绅听到这个消息后,吓他们也派了一些军队前去镇压,但是由于黄巾军声势浩大,汉军 看了都不敢作战。


经过几场仗下来,老奸巨猾的皇甫嵩,看出了黄巾军缺乏作 战经验的弱点,他召集自己的部下说:“打仗不在乎人多人少, 而在于运用计谋,我看黄巾军结草为营,这是兵家大忌,如果我 们在月黑风紧的夜晚去偷袭,放火烧他们的营寨,准能取得胜 利。”不久,在一个刮风的夜晚,皇甫嵩就命令官军按照部署好 的计划偷袭黄巾军,放火焚烧他们的军营。黄巾军当时还在梦 中,看到大火,赶快整顿队伍,奋勇抵抗,可是已经迟了。皇甫 嵩、朱俊和骑兵都尉曹操率领官兵,包围了黄巾军,杀死杀伤上 万人。汝南、陈留两地的黄巾军闻讯赶来援救,也被事先埋伏的汉军打败。


北方的张角率领的黄巾军打了胜仗,打败了东汉的两名大 将。汉灵帝命令皇甫嵩从河南北上,对黄巾军形成夹击之势。张 角派张梁迎战皇甫嵩,两军在广宗(今河北省威县东)地方大战。 张梁作战很勇猛,他率领黄巾军奋勇冲杀,汉军招架不住,只好 紧闭营门,藏了起来。后来就在双方战局十分紧张的时候,张角 得病死了,张梁因为悲伤过度,只顾料理哥哥的后事,放松了警 惕,皇甫嵩乘机向黄巾军反扑。他命令官军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 就发动进攻,打破了黄巾军的大营。张梁率领部下奋勇抵抗,他 和三万多名黄巾军壮烈牺牲。皇甫嵩为了邀功请赏,劈开张角的 棺材,砍下他的脑袋,送到京城里去请功。接着,皇甫嵩又率军 追击张宝率领的黄巾军。张宝势孤力单,在下曲阳(今河北省晋 县西)战死。


黄巾军的主力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了。但是各地黄巾军仍然 在不断战斗,沉重地打击东汉朝廷的统治。在黄巾军影响下,东 汉政府走向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有些人 着力培养自己的势力,为以后三国纷争打下了基础。


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他的名字叫刘协,他的父亲是 东汉时期有名的昏君汉灵帝。他从当上皇帝之后,就是一个傀儡 皇帝,先是做了董卓的傀儡,之后王允、吕布杀了董卓,大权落 入了王允的手中,他依然是个傀儡皇帝,听这些权臣的摆布。接 着凉州的军阀李榷等人杀死了王允,赶走了吕布,汉献帝又落入 了他们手中。最后,曹操父子又杀死了李榷,由曹操父子“挟天 子以令诸侯”。可以说,年幼的汉献帝始终是别人手中的玩物, 玩弄权利的牺牲品,虽然他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但是却没有任何 的权力。


刘协在幼年的时候,同样也经历了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的政 治局面,围绕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汉朝展开了血雨腥风的杀戮。 九岁那年,他被当时的权臣丞相董卓立为皇帝,随后就开始了他 一生傀儡皇帝的生涯。他就像一个被人玩弄的玩具,各种势力争 来抢去,把他当作号令天下的棋子,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对他有敬 重之意,完全失去了作为皇帝的威严,甚至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到后来,刘协落入曹氏父子手中,在曹操和曹丕的利用和威逼 下,继续做着别人的棋子。


公元220年,曹氏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不再需要他这个傀儡皇帝作为自己夺取政权的幌子,就这样,汉献帝结束了自己的 “统治”生涯,将汉室江山让给曹操之子曹丕,结束了自己屈辱 悲惨的一生,同时也将汉朝几百年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回味汉朝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到了东汉末年,大多数 皇帝年幼登基,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是这一时期政治局势的特 点,汉朝也在这种反常的统治中渐渐走向了衰落。这些小皇帝 大都沦为外戚和宦官们争权夺势的工具,虽然其间也有起来反 抗的,但是反抗了宦官,外戚得权;制止了一家外戚,又兴起 了一批宦官。汉献帝沦为傀儡皇帝要从他的父皇昏君汉灵帝说起。汉灵帝 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昏君,他整日荒淫无度,贪婪无比,并且不分 是非,混淆黑白,将大批奸臣聚集在朝中,导致他们玩弄权术。 这些官僚无能也无心治理国家,各自只顾着自己聚敛钱财,最终 让人民穷困潦倒,怨声载道。


汉灵帝末年,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这让东汉政权摇摇欲 坠,整个王朝衰败的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汉献帝就是在这样一个 历史背景下由权臣董卓拥立登上帝位的,当时他年幼,纵然他再 不愿意做这个傀儡,也没有办法挽回当时的局面,只好任人摆 布,苟且偷生。


汉献帝一生的命运非常坎坷,他的母亲只是汉灵帝时的一个 美人,美人是汉朝后宫对妃子的一种称呼,也就是一个职位吧。 他的母亲姓王,人称王美人,她当时怀孕时,心里非常害怕,按 道理来说,她怀了龙种,应该高兴,但是当时后宫的斗争非常激 烈,害怕被当时的皇后陷害,想打掉这个孩子,所以服用了打胎 药。可是,奇怪的是,这个药没有奏效,后来灵帝知道了她怀了 龙种,这事也就作罢。


刘协来到人世,就感 受了后宫的争斗。当时 的皇后知道王美人怀孕 后,醋劲大发,毒死了王 美人。刘协当时尚未满 月,就失去了母亲,他后 来由祖母抚养。刘协从小 举止高贵,在所有皇子中 最有皇家风范,因此,汉 灵帝很喜爱他。而何皇后 的儿子叫刘辨,举止则轻 浮粗俗,但刘辨是皇长 子,这让灵帝在确立太子


时非常犹豫。没过多久, 汉代纹饰汉灵帝突然病死了,刘辨在舅舅的拥护下被立为少帝,刘协被 封为陈留王。


历史往往就是这样,在平定黄巾起义的时候,董卓的势力慢 慢得到培养,在与当时宦官的争斗中,董卓获得了胜利,控制了 京师的政治局势,他为了确立自己的位置,封自己为大司空,为 了立一个能听从自己的皇帝,就废掉了当时的少帝,改立陈留王 做傀儡皇帝,从此,年仅九岁的刘协开始了他痛苦的政治命运。 汉献帝在董卓的威胁之下,加上他年纪又小,每天胆战心惊,成 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


各地的地主豪强,知道这件事后,纷纷举兵讨伐董卓这个大 奸相,其实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目的,但他们还是共同推举了袁 绍为盟主,围攻洛阳。董卓迫于局势,挟持着汉献帝,迁都到了 长安。汉献帝无时无刻不想着要摆脱董卓对自己的控制,他非常 希望借助军阀势力来消灭董卓,可是当时的局面是谁也不会听他 的,各自都抱着各自的目的。公元192年,司徒王允和中郎将吕 布密谋刺杀了董卓,朝中大权被这两个人控制,吕布是个匹夫, 实际上大权到了王允一个人的手里。


王允是个狭隘多疑的人,在朝廷当中树敌颇多,后来被大 家诛杀,这个汉献帝几易人手。最后,曹操抢先占领了洛阳, 牢牢控制住了汉献帝。他吸取了其他人的失败经验,“挟天子 以令诸侯”,把皇宫侍卫都换成了曹氏党羽,汉献帝与自己的 臣子们被隔绝起来,凡是忠于汉室江山的朝臣都被以各种名义 诛杀,他还大力拉拢自己的势力,实际上,当时的汉朝朝廷已 经成了曹操的朝廷,只是为了不成为众矢之的,自己没有坐到 那个位置上。


汉献帝的皇后姓伏,是伏完的女儿,也有一些势力。皇后看曹操对汉献帝百般操纵,感到汉室江山已经危在旦夕,如果再不采取行动的话,估计汉朝的江山就要完了,于是她偷偷地给自己的父亲写了一封信,让父亲联合一些人来推翻曹操。可伏完非常明白,自己的势力根本不能与曹操抗衡。可怜的是这样一封或许不会有任何作用的信,也被曹操安插的眼线知道了,曹操大怒,就代替汉献帝写好诏书,要汉献帝废后,又派御史大夫去捉拿皇后。伏皇后从宫中被拖了出来,她披头散发,赤裸双脚,凄惨无比。她请求汉献帝说:“你是一国之君 啊,就不能给我求个情,放我一条生路吗?”可曹操根本就不 理睬她的哀求。最后,伏皇后被幽禁而死,她的两个皇子也被 毒死。汉献帝一个堂堂男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妻离子散,一 点都没有反抗,更何况他当时的身份还是皇帝,由此就可以看 出,他当时被人控制到什么地步。


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他的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给 自己。曹丕为了羞辱这个汉朝最后的一位皇帝,还居然封汉献帝为 山阳王,并让他磕头谢恩。汉朝几百年的江山也就在刘协这一磕中 退出了历史舞台。他又这样痛苦地活了十四年,最后抑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