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生活 > 正文

​关于郑成功,你不知道的事

2024-11-22 06:15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关于郑成功,你不知道的事

首先:郑成功的身世?

郑成功,原名郑森,福建人,郑芝龙长子,7岁之前,在异国长大。父亲郑芝龙,少时离家出走,长期在外,精通多国语言,如葡萄牙语、荷兰语和日语,与天主教关系密切,天主教名字“尼古拉斯·加斯巴德”。郑芝龙少时长期混迹海上,因狡猾豪杰,成为东亚海面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海盗,后来投降明朝。母亲是日本人田川氏,所以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意不意外。据说郑成功还有一个葡萄牙姐夫。拥有如此复杂的“海外关系”,郑成功也算是洋气人儿。

郑芝龙(也有人说是郑成功)

其次:郑成功为什么收复台湾?

南明永历年间,郑成功与满洲人作战惨遭失败,在陆地上节节败退,最后退居厦门,清军采取围困的方法打算困死郑军,郑成功迫不得已将目光投向台湾。安土重迁的中国人从来不喜欢海洋,特别是宋元之后,海洋成了残余政权的葬生之地。收复台湾的决定并不容易:海洋神秘莫测,危险重重、台湾“风水不可,水土多病”、荷兰人霸占多年,船坚炮利。但郑成功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在是陆地上大势已去,仅存的金门、厦门等地已不足以担负他的反清复明之心。收复台湾,可谓是孤注一掷 。历史上的英雄们,大多时势所逼,此所谓时势造英雄。

再一个原因,猜测是为了取代荷兰贸易。台湾原来是孤悬海外的不毛之地,荷兰人也是为了和中国开展贸易才侵占台湾的。郑成功继承其父衣钵也经营着自家的海外贸易,以此支撑其庞大的军费开支。因为陆地上满洲人的围困,郑成功后来可以说极度缺粮,因此在看到何斌献上的台湾地形图之后,再听其形容台湾之富庶,郑成功才决定收复台湾。

最后:郑成功如何收复台湾?

台湾岛上,荷兰人1000余名,郑成功大军2.5万人, 数量优势显而易见。劣势是,当时欧洲已进入热兵器时代,而中国仍处于冷兵器时代,步枪对长矛,火炮对长弓,1个荷兰士兵的战斗力顶10余名中国士兵。数量上的优势被兵器的劣势所覆盖。可以说郑成功并非以武力收复台湾,荷兰士兵的兵器技术是郑军远不能及的,几番火炮进攻之下,郑成功兵亡千余人,伤者遍地。后来正如满洲人对付他一样,郑成功开始采取围困策略,长达八个月的围困之后,荷兰士兵走出城堡,开始进行谈判,最终荷兰人坐着小船走了,郑成功军队进驻台湾。

另外:郑和下西洋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主角是两个人,皆是明朝人,没有其他关系。郑和是明朝三宝太监,曾七次下西洋,其目的有说是宣扬威德,有说是寻建文帝,有说是防帖木儿帝国,我觉得应该有人会把这两个人弄混,所以在此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