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统一,为什么欧洲不行?却深入到我们的骨子里

2024-12-21 03:09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统一,为什么欧洲不行?却深入到我们的骨子里

欧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计7亿4千万,和我们差不多。但是境内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

从人种和血缘上看,欧洲人基本都源于日耳曼人。其实,欧洲各国的王室很多都是亲戚关系。例如一战前,英王爱德华七世是德皇威廉二世的舅舅,也是俄国君主尼古拉二世的姨夫。

王室血缘关系图

从历史上,曾经的欧洲有过统一的时刻,罗马帝国最辉煌的时候曾占据欧洲绝大部分领土。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最后一分再分,直至今日分裂成现在的40多个小国。

罗马极盛疆域图

罗马覆盖范围和人口

欧洲为什么不能实现统一,反而走向分裂呢?

有人说欧洲是受限于地形,才走向分裂的。但欧洲多以平原为主,山地面积不大,高山更少,不存在高山大河的阻隔。事实上,罗马解体后,欧洲大陆还真建立起一个疆域统一的大帝国,就是查理曼帝国,也就是后来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前身。这一点足以证明地理受限说根本站不住脚。

欧洲地形图

查理曼帝国疆域

又有人说是因为欧洲无法像我们“书同文、车同轨”。但是这就本末倒置,以结果来推导原因了。罗马帝国也曾有自己的统一语言和文字——拉丁文。但是两个帝国的命运走向截然不同。地形受限、文字统一,这些当然都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本质。

无论是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还是美国作家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以及以色列历史学家的《人类简史》都提出一个观点:地理是历史之母。

小到一个山村,大到一个国家。地理决定了该地区的文化、经济和历史。例如岛国的英国和日本,他们资源有限,不得不对外寻求联系。所以,海洋性国家的特点就是贸易和扩张。

哥伦布航海

中国自秦统一天下,经历魏晋南北朝而统一于隋唐,乱于五代十国又统一于宋元。无论多么分裂、多么混乱,最终都会走向大一统。这一点,即使放在现在,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湾湾迟早也要回归的。

南北朝五胡十六国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直是大一统的国家?

仔细研究中国的地理,就会发现一条15英寸等雨线(约400毫米等降水线),与长城的走势大致吻合,将中国天然地分割成游牧区与农业区。黄仁宇先生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中国的历代王朝一直面临两个威胁,一个是黄河泛滥,一个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只要做好这两个工作,帝国能保持基本的稳定。

400毫米等降水线示意图

首先,无论是黄河治理还是应对北方游牧民族,单一的效果根本无力完成。只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才能实现人力的组织和资源的协调调度。假如,黄河沿岸,各个部落各干各的,只能等着被淹。所以地理带来的天然威胁,是大一统存在的必然结果。

汉与匈奴势力范围

其次,统一的语言也是地理带来的结果。圣经旧约里有一则故事,说人类想登天,于是合力修一座通天塔,眼看塔快深入天上,这是上帝灵机一动,打乱人类各自的语言。因为听不懂,各个部落沟通不畅,最终导致塔没建成。这一点,也正是说明了,人类群体应对挑战,特别是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害时,语言的统一是必须的。

古巴比伦通天塔

回到地理,中国疆域东抵大海,西至戈壁荒漠,北达大兴安岭,南到高原大海。周围的山脉和戈壁,半包围的形态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大陆环境。这样的环境,将适合耕种的土地基本都囊括其中,孕育出独特的农耕文明。无论是半封闭的地理环境,还是农耕文明固有的稳定、自足,使得自秦奠定的大一统格局变得更加稳固。文化融合进一步加深,封建王权越来越集中,而这一切让大一统深入文化和骨子。

中国地形图

反观罗马帝国,地理上西临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连接非洲大陆,将地中海收为内海,四面皆可与外部建立联系,不像我们那种半封闭式的大陆环境。而且新大陆对西班牙、意大利等海洋国家的引诱,一直让欧洲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古希腊推崇的城邦自治,也很能体现分散而非统一的特征。

罗马分裂

其次,罗马帝国使用的拉丁文,既没有改革,也没有进化,同化能力弱。使帝国的影响力并未真正贯彻。罗马大厦崩塌时,帝国辉煌再难复制。

中国文字演变

统一度量衡

中华文明历时千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的延续者。纵使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棋盘的对手一直在变,我自岿然不动。祖国必将统一,因为我们不是在崛起,而是在复兴,重回以前的荣光而已。

秦统一六国

无一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