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2025-03-22 19:59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是我国完全自主建设的第一座火箭卫星发射场。这里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每年无霜期仅90余天,最低温度达-40℃。艰苦的自然环境让一代代创业者苦不堪言,但特殊的经度、纬度,使这里成为我国近地、极地轨道卫星发射最理想的场所。

从走进晋西北高原的那天起,晋西北航天人就开始谱写一部非凡的奋斗史。

1968年,第一代创业者喝坑水、住窝棚,克服经验缺乏、技术缺乏等多种困难,白手起家。仅一年时间,我国第一代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运载火箭就从这里发射升空。

1988年9月7日凌晨,北京时间4时30分,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托着我国第1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1号分秒不差地飞离了发射台,稳健地向太空飞去。18分钟后,广州卫星云图地面接收站就收到了我国气象卫星发回的信号。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走向国际市场成为中国航天的必经之路。1993年4月,在外界质疑的眼光中,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接下了美国摩托罗拉铱星发射任务。从卫星转运到厂房调试,美国考察团一系列近乎苛刻的要求,让晋西北航天人第一次感受到走向世界的不易。面对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晋西北航天人没有被吓到,他们从零开始,4年中攻克200余项难题,硬是让美国人在国际商务卫星发射合同上签了字。

1997年12月8日15时,长二丙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两颗铱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第一次国际商务卫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998年连续4次铱星成功发射,这在航天发射事故频发的上世纪90年代,“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为安全发射的代名词。

成功的背后是晋西北航天人矢志航天、创新不止的步伐:从数字化发射场建设到超低温发射研究,从航天发射组织模式研讨到新型燃料快速加注探索……多项组织模式和技术的创新让中心综合航天发射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