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观察丨杭城女性集体呼唤Tony的背后

2025-04-15 19:58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观察丨杭城女性集体呼唤Tony的背后

这两天,在杭州城,两位男人见面的问候语,往往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剃了吗”。有人笑称男的都要成长发的F4了。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笔者从旧历年底到现在,也近一个月没理发了,每天早上起来,镜子里看到蓬松的头发,才切实感受到,原来不起眼的理发店,这么不可缺少。

其实,像这样想法的人为数不少。杭城的不少女性在朋友圈纷纷呼唤Tony,起先我以为Tony是位名帅哥理发师,有女同事告知这是一个网络时代的梗,凡是理发师都叫Tony。这才恍然大悟。

按笔者的看法,女性长发更多的是打理下,是改良,与男性的长头发相比,不算是“刚需”。

说起头发的变迁,也蛮有意思的。

浙江两千多年前的古越人,是断发文身的。断发,是古代越人流行的发式。并不是把头发全部剪短成今天的短发,而是将额前、两鬓至耳上部的头发剪短,其余头发在脑后扎成髻。这点在古代汉人看来很难接受,古代汉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无论男女都留长发终身不剪。

留头发有什么用呢,男的用来戴冠,也就是头发也要穿衣服的。首上之服,即首服,总称“冠”,也称为头衣。冠礼是古代男子的成人礼,戴冠的人,是有身份的贵族。

浙江原来是古代越人的故乡,几次大的战争后,尤其是南北朝时期“衣冠南渡”,众多有身份的北方贵族迁移到浙江,与当地越人融合,渐渐浙江也以汉族为主体了。近代风尚,男子更不留冠,留短发,冠礼彻底与我们告别,而在女性,则一如既往的长,当然也有理短发的时候,但长发更为普通。

这样看来,浙江男性头发的历史有一个由长到短的过程,而女性,长发更为普遍,从这点看,女性呼唤Tony,迫切感似乎没有男性这么强。

但女性天生爱美,焗油、染色、卷发,换个发型换个心情。因此,她们的呼喊反而强于男性。

这次疫情,让很多年长的人也经历了人生的众多第一次。

第一次出小区门要交“路条”,第一次在办公场所戴口罩,第一次在大过年看到街上空空荡荡……

在防控疫情这是必须的。

但再严酷的疫情了挡不住对美的渴望,疫情防控进入到新的阶段,人们就呼唤Tony了,这是基本需求的复苏,也是一次集体声音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