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雅生活 > 杂谈 > 正文

​解《易经》-节卦卦辞

2025-03-30 13:17 来源:喜雅生活 点击:

解《易经》-节卦卦辞

#头条创作挑战赛#

节 亨。苦节,不可贞。

“节”字在《说文解字》中被注释为“节,竹约也”,其本义是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即竹节。用作动词有节制、节约的意思。现代汉语中节制与节约的意思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节制更多的是表示对个人思想或行为的约束,而节约则更偏向于对物质的节省。当然,节约也可以视之为对个人消费的一种节制。就本卦主旨而言,用节制来解释应该更准确一些,也就是说节卦之“节”应该是广义的节,即包括了节制之义,也包含节约、节俭之义。故本卦所讲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节制之道”。

中华文明推崇中庸之道由来已久,大多数人都认为处世为人的正道应该是适得其中,过与不及皆不妥当,此即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对于个人的节制,孔子则有著名的“君子三戒”之论,“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思就是年少时,血气未定,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强好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可见在孔子看来人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对自己的节制,即使到了气血衰败的老年,同样要节制个人的贪恋。能做到时刻对自己的节制,可以说是德行修行有所成就的一种表现。

“节,亨”,节制可致亨通,此评断辞并不难理解。正如老子所提到的治国理政之“三宝”,其中之一即“俭”,而且指出“俭,故能广”。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应该理解为节俭,意思就是如果领导者能以身作则勤俭节约,就能确保资源广阔。我认为老子所提出的“俭”,除了节俭之义外,更主要的是节制之义,“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一定要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权力行使过程中的相互干扰,才能实现更大治理范围内管理的有序。(关于老子相关内容的解读可参见本人所发图文《品读<帛书老子>——<德经>第三十二章》)

节制、节俭并不符合人趋利避害的本性,而且如果从个体的感受反馈来说,奢靡享乐肯定会更使人感到舒适。不过自古以来国人就发现大部分情况下,肉体上的享乐并不利于意志的锤炼以及德行的修养。故在搞清楚什么才是人最需要追求的事物后,在能正确认识节制、节俭的人眼中,节制、节俭只是修行过程中需要践行的一个点而已,真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下,自然能安于节,甘于节,此亦为正道,后续爻辞中会更细致的讲解。如果以“节”为苦,即“苦节”会怎样呢?心不甘情不愿之下,即使在践行节制之道,其结果也很难预料,即“不可贞”。也就是说,以节制为苦,会有怎样的结果很难说,总之与“亨”肯定是没什么关系了。